新興毒品已奪60命 毒性高K他命十倍
2017-05-31
在歐美曾經引發一連串人咬人、啃人臉,讓人喪屍化的新興毒品「合成卡西酮類」,食藥署今(31)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,自99年至105年,在國內檢出成長爆增35.5倍。專家指出,這類毒品毒性高,只要K他命、搖頭丸的十分之一劑量便恐致死,而光今年上半年,已有60人因為使用合成卡西酮類毒品死亡。
儘管食藥署分析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資料顯示,近年國內藥物濫用種類前三位,依序為:(甲基)安非他命、K他命及海洛因,但在檢警調送驗的毒品案件中,檢出合成卡西酮類的數量不斷攀升。
食藥署指出,包括「喵喵」、「浴鹽」等吃了讓人有如喪屍化的「合成卡西酮類」新興毒品,檢出比率,已自99年的0.4%增加至105年的14.2%,成長約35.5倍;且混雜兩種以上成分者,亦由29.7%增加至89.9%,成長約3倍。
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組長蕭開平指出,這一類新興毒品的毒性高,只需要K他命、搖頭丸的十分之一劑量便恐致死,死亡率幾乎是其他毒品的十倍,像2012年至2015年間,共有50人因使用合成卡西酮類毒品而死亡,今年1至5月死亡人數更已超過60人,一年下來恐奪走120條寶貴生命。
蕭開平說,合成卡西酮類有相當多的衍生毒品品項,主要可令多巴胺、血清素作用異常,同時產生興奮感和幻覺,但後果是,恐造成心臟負荷不了猝死,或造成自殺或他殺的憾事。
法醫研究所統計台灣地區法醫病理解剖死因鑑定案件資料,99年至104年,與藥物濫用有關的致死案件數成長約2倍,與合成卡西酮類有關者,自101年3件增加至104年36件,成長約12倍,7成為男性,平均年齡27.4歲,均為多重用藥,混合的毒品成分最多可達9種。
食藥署強調,新興毒品常包裝成咖啡包、糖果、餅乾等型態,流竄於毒品交易市場中,使民眾誤用致死,尤其,合成卡西酮類屬中樞神經興奮劑,可保持興奮及高度警覺性,但使用後的興奮作用之後,常伴隨著幻覺、妄想、焦慮、憂鬱、失眠、攻擊性、血壓上升、心悸、胸痛、四肢冰冷、痙攣、抽搐、體溫上升等症狀,千萬別因一時好奇而輕易嚐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