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避開! 塑膠容器這樣使用好危險
2017-04-26
輕便、好清洗的塑膠保鮮盒、保溫杯等容器,是不少人生活上的好幫手,但使用這些含塑膠材質的食品容器具有些NG行為可要避免,食藥署整理國人常見疑問發現,不少人在清洗完塑膠容器之後,也一併送進紫外線殺菌烘碗機裡消毒,認為較衛生安心,卻不知道這樣做容易破壞塑膠分子鏈,造成塑膠老化。
國內自塑化劑食安風暴之後,不少人開始聞「塑」色變,尤其對塑膠類食品容器充滿疑問,食藥署便統整出「不可不問的…塑膠類食品容(器)具或包裝衛生安全與標示100問」供民眾參考。
像是保溫杯、保鮮盒上的塑膠墊圈,到底該不該拆下來清洗?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林蘭砡解答,由於其常與湯汁、飲料等接觸,容易藏汙納垢,可能孳生微生物而增加衛生安全的風險,所以建議在清洗時也要拆下清洗,且墊圈一旦老化或斷裂,就該淘汰更換。
林蘭砡表示,由於塑膠受到長時間光照及溫溼度變化等環境影響,會有老化現象,怎麼判斷該不該丟了?除了看顏色是否變化之外,只要發現有材質刮傷、龜裂等現象,也要立即更換。
清洗塑膠容器時,食藥署提醒,盡可能選擇中性洗劑,避免酸性或鹼性洗劑侵蝕塑膠,清洗時勿用力刷洗塑膠產品,避免造成材質刮傷。
至於不少婆婆媽媽愛用塑膠容器裝醃製品,也要留意,因為各類塑膠的耐酸鹼性不同,食藥署建議像裝果汁、果醬、醋漬物等高酸性食品時,應選擇耐酸及耐鹼性較好的PE或PP材質。